四川皮影又叫“燈影戲”,是四川地區的漢族傳統表演藝術形式。清代極盛。大多具有漢魏石刻簡約純樸的古韻。清代極盛時分東西兩路,東路分布于川東、川北山區,影人形制多以直線造型、刻工精細,形體高約30厘米,以牛皮制成。四川皮影所演劇目除歷史、神話、傳說外,多為諧劇。影人造型夸張、滑稽,臉譜服飾多仿川劇,因而很有地方特色。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。
民間藝人習稱為“成都京影戲”,據說取自“來自華北京城”,或“可與京城皮影媲美”意。成都燈影的影偶以半透明的黃牛皮(俗稱“亮皮子”)為原料,一般體形較大,個別大影人高達1米。由于體大皮厚,在制作時少用刀刻鏤,而是用40多種(據說全套工具共300余種)鐵工具鏨,四川人稱“鏨燈影”。以鏨金石之功鏨牛皮,其影偶質地之堅可想而知。著名刻手有鐘長興、仲煥章、劉洪順等。成都影偶的分段與關節比北方影偶多。多在頭帽處分段,以便根據劇情需要更換頭冠;在手掌與手指之間增加活動關節,使手部更靈活,更便于表演細膩的情態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。成都燈影還將北方影戲須發同頭面聯結雕刻的方式改為軟須發,這一改動為影偶操縱技巧的發揮提供了更大的空間。“無論是文場的起臥坐立,俯仰顧盼,捋須撩袍,端帶撣塵,還是武場的打斗殺伐,騰云駕霧,飛檐走壁,無不神情入化,絲絲入扣,令人叫絕!平面的影偶,經藝人之手,頓時富有立體感。至今成都人口中還有一句歇后語叫'燈影把子──扯渾(音kǔn)了,'就是贊揚那些把影人提得活生生的名手。”
明末清初成都著名的“春樂園”影戲班中影人提手唐芳,外號“唐麻子”,“自少至老,提燈數十年,得心應手,熟極而化,提者推為巨擘。”成都燈影在影偶的造型設計上借鑒川劇的表現藝術,同時汲取了蜀錦刺繡、藍印花布、四川年畫等民間工藝美術的藝術手法,形象栩栩如生,地方風味濃郁。
以臉譜造型為例,成都燈影除與各地皮影臉譜一樣多用五分臉外,少數文武旦與神話人物為八分臉,充當道具的神佛像用十分臉,孫悟空、包公、二郎神用專用臉。人物臉面均天庭飽滿,下巴圓曲。與北方影人削額尖頜、有棱有角的臉譜造型形成鮮明的對照。更為特殊的是成都燈影;變臉"臉譜,用一張“滿臉”(鏤空或雕花、敷彩相結合的處理手法多用凈、丑一類角色。)放在一張空臉(主要借助于線條的組合變化來雕刻的臉譜,近似于戲劇中的生旦角色造型)上,系在耳際,隨劇情變化而自由翻蓋。這是川劇"變臉"技法在燈影中的運用。
成都燈影班人數較多,有“七緊八慢九稍停”之說,而實際上大的影班往往多達十二、三人。唱腔均用川劇調,自提自唱,一專多能。劇目豐富,唐三千、宋八百,演不完的“三列國”之說。
川北燈影又分為“土燈影”和“陜燈影”。
土燈影顧名思義是川北土生燈影。影偶長約一尺五六,臉譜以陰紋為主。造型較粗笨,雕工較粗糙,人物頭上是光頭,和木偶、大戲一樣,演出時臨時加戴帽子、插翎子旗靠等,演唱時,生、旦、凈、末、丑一人唱一角,走影子由另人擔任。樂隊還要七、八人。故編制在十六、七人以上。此影子大多流傳于南充、廣元、重慶合川的沿嘉陵江流域一帶。
陜燈影又稱“渭南皮影”,是川北皮影的主流。相傳,清乾隆年間,陜西渭南地區有一楊姓皮影藝人來到川北,在南充西充縣槐樹場安家傳藝,其皮影技藝很快在川北傳播開來。川北燈影在造型和形制上和北方皮影相近。臉譜以陽刻為主,透光明朗,映在燈光照射的紗幕上,絲毫畢現。然而在唱腔上都仍是川劇唱腔,并且是自提自唱。川北皮影劇目豐富,多為連臺本的條綱戲,擅長《三國》、《水滸》、《西游》、《封神》等民間神話故事戲。也上演部川劇劇目。演出活動自清以來,一直活躍在沿嘉陵江流域的閬中、南部、西充、南充各縣市。據不完全統計,川北燈影有大小影箱約60個以上。著名皮影藝人有王文坤、何正同等。
此類燈影專供小孩逢年過節玩耍,用紙雕刻,彩繪敷油(桐油),刀法粗獷,設色簡練,節日氣氛濃厚,高約16.5──20厘米,比川北燈影小。
|
Copyright © 2018-2030 成都德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蜀ICP備14010149號 |